平安产险宁波分公司以案说险:警惕“车辆统筹保险”陷阱,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平安产险宁波分公司以案说险:警惕“车辆统筹保险”陷阱,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近日,个体运输户李某为其名下营运货车购置保险时,经同行介绍接触某“互助保障公司”,该公司宣称提供“超低价车辆风险互助计划”,商业险保费较市场价低40%,但仅能投保车损险与三者险。李某为节省成本,未核实资质便签约加入“互助计划”,交强险则通过正规保险公司投保。  

数月后,李某车辆在高速路段因爆胎侧翻,导致车辆损坏及高速公路设施损坏,预估损失超10万元。事故发生后,李某向交强险公司及互助公司同步报案。交强险公司按期完成路产损失赔付,但互助公司以“事故涉及单方责任需调查”为由拖延定损,后更以“互助基金池余额不足”要求李某自担50%维修费。李某查阅合同后发现,所谓“互助计划”实为安全统筹服务合同,并非保险产品,最终被迫自费修复车辆,并准备起诉互助公司追偿损失。

案例分析:

案例中李某购买的“车辆统筹保险”,实质是运输企业间自发组织的风险互助行为。参与者缴纳费用形成资金池,用于成员单位的事故补偿。但与保险存在本质区别:

1. 法律性质不同:保险受《保险法》规范,统筹无法律保障。

2. 经营资质不同:保险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审批,统筹公司无保险资质。

3. 偿付能力不同:保险公司须计提责任准备金,统筹资金无监管。

4. 理赔保障不同:保险受保险保障基金保护,统筹无兜底机制。

风险提示:

为了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请广大车主朋友全面客观认识购买机动车辆安全统筹的风险。如有保险需求,请向具有合法经营车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投保机动车辆交强险及商业保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